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分享至手机

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是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清醒看到个别地方还存在不精准、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前提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都与学生资助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有可能吃不饱或吃不好,就会影响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长;如果没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能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无法提升自己的科技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要通过学生资助解决他们子女的上学费用问题,帮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而对于刚刚跨过贫困线的低收入人群,他们脱贫的基础还很不牢固,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他们避免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同时,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要有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以及较高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目前,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高,要通过学生资助,解决这部分学生很可能出现的辍学、失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要发挥学生资助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高等师范教育质量,促进农、林、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的发展,进而优化教育结构。

  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是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清醒看到个别地方还存在不精准、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

  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

  资助对象精准,就是要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机制。要实现学籍系统、资助系统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的有效对接。资助名额要向民族院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学科专业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地区和学校倾斜。资助比例要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情况分地分校分班确定,杜绝一刀切的懒政行为。

  资助标准精准,就是要确保资助标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所在城市物价水平、学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搞轮流坐庄。要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

  资金发放精准,就是要在学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要积极探索改进资金拨付和发放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解决助学金发放不及时的问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学生资助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校要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要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在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努力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工作,涉及政策头绪多,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班级之间情况各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是千差万别。要实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目标,就必须在加强法治化建设、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资助队伍的执行力。各地各校要在现有机构设置及编制范围内统筹调剂,确保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方面适应和满足学生资助工作需要。要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执行力。要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权责明确。

  要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方式方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分布、结构以及资助需求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象认定、资金分配、资助标准等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全面了解各方意见建议,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要重视学生资助宣传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努力做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要建立舆情应急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要加强资助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用先进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要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工作监管力度。资助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群众关注度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要通过加强监管,确保把各项政策精准地落在实处,确保不出现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确保把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要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师生监督,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1日13版)


  编辑:吕妍

上一篇:
下一篇: